这两天,停更三个多月的李子柒成了微博热搜常客,先是#李子柒公司起诉微念#在昨天(10月26日)冲上热搜,接着#杭州微念申请李子柒商标被全部驳回#在今天(10月27日)又一次冲上了热搜。
自从7月14日《盐》视频发布至今,那个仙气飘飘、田园牧歌的李子柒被迫停摆,从大众视野消失了三个多月,而外界从未停止对其停更的揣测。不曾想,如今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念,运营李子柒IP的MCN机构)与李子柒矛盾激化的传闻最终以对簿公堂的方式被公开化。
虎嗅就此向微念求证,对方回应称,“公司层面暂无正式回应。”
“资本真的是好手段”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10月25日,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增立案信息,一审被告为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同明。
透过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信息可以发现,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李子柒本人持股49%,而刘同明是微念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一位律师对《深网》解释,这起诉讼意味着,李子柒对其占股49%的子柒文化依然享有控制权,“虽然刘同明是子柒文化的大股东,但起诉不需要大股东确认,是公司行为,起诉人有公司公章就可以。”
在此之前,8月26日,李子柒的助理连发两条微博,一条提醒大家不要被他人冒用李子柒名义的诈骗短信骗到,并称已经向公安机关报备;另一条回应停更一事,说李子柒需要时间整理现实问题,也需要不断学习。彼时,“与第三方公司的问题”、“现实问题”等表述就让网友迅速联想到了微念。
8月30日,李子柒又因为一条绿洲动态冲上热搜,“大清早报个警”,并附上一张自己在警察局里的照片。在评论里她回网友:“资本真的是好手段。”随后很快删除。
后来经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之所以选择绿洲发布内容,“因为李子柒关联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大平台官方账号掌控者并不是她自己,而是杭州微念。”可见,李子柒回复网友的短短八个字,或许是其与微念合作至今罅隙丛生的肺腑之言。
在经过李子柒助理及其本人公开喊话后,李子柒与微念决裂的的传闻也从最初网友的捕风捉影变成板上钉钉。
对此,网友自动划分为两个阵营,支持一方认为,“用人家的名头挣钱,还不想给人家多分钱,这本身就很过分”;反对一方则认为,“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不食人间烟火那是演出来的。况且,没资本孵化李子柒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就好比明星与经纪公司一样,资源(资本)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在签约MCN公司之前,李子柒已经在社交平台上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其创作的那些既充满烟火气又富有创造力的视频内容极具辨识度——雨落屋檐、灶台炉火、挥锄刨姜,石磙碾玉的意向都让人叫绝,每一帧的美并不同于网红P图,因为其制作的精美并未干扰真实情感的表达,相反却做到了有效烘托,成为有生命力的意向。
而且,李子柒也绝非止于一个静态的符号,种菜、酿酒、砍柴、造纸、制作竹沙发、扎竹灯罩、绣蜀地山河,她在春耕秋收中成功勾勒出一副田园牧歌生活的画卷,满足了身处闹市者对山水田野生活的寄思。
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李子柒也曾在微博分享过,比如在拍《兰州牛肉面》一集时,她坦言曾跑去和拉面店师傅学习,一个多月里反复练习揉面。她称,拉面的那2分钟视频,她拍了200多个镜头,最终只用了不到50个。拍摄的三天间,她浪费了20斤面粉,废掉的面团被做成馕,吃了半个月。
再比如为了拍几十秒的雪景,当时没有团队的她曾在雪山上冻了七八个小时,手已没有知觉,需要捂热后再调整摄像机位置。
然而,当内容创作者搭上资本之后,事情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微念与李子柒是一段相互成就的佳话,两者的缘分始于2016年8月29日,微念科技注册商标“李子柒”。微博中,李子柒透露2016年9月,她收到了一封来自“L先生”的微博私信。“L先生”被媒体认为是刘同明。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3年2月28日刘同明创办了微念,这家注册资本776.1万元的MCN机构,其持有公司20.44%股份。
该MCN机构早期业务主要是孵化网络红人,旗下签约知名网红包括曾是万合天宜编剧的香喷喷小烤鸡、仲尼、人气博主kakakaoo-、时尚博主子望、方媛等。
不过,微念在签下李子柒后,便陆续将资源集中倾斜在了这个IP的运作上。“开菠萝财经”此前报道中,“在微念的三栋办公楼里,其中一栋楼里是李子柒事业部”、“全公司五百多人服务李子柒一个人”。
该数据也从天眼查得到了证实,虽然双方共同成立的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微念持股51%、李子柒持股49%,但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的参保人数为0,而微念的参保人数为504。等于说维持“李子柒”IP运转的工作人员在劳动关系上基本都归属杭州微念,李子柒本人握有股权的公司更像一个空壳子。
回到李子柒本人,虽然在各类采访中难觅见其表现在商业上的野心,其视频作品至今依旧对商业植入十分克制,但将时间拉回2018 年年初,李子柒接受“新榜”采访时便表示,“起初拍视频只是为给自己淘宝店拉生意,只不过后来歪打正着,当时她已透露和 MCN 机构微念签约并组建了拍摄团队,注册成立的公司也拿到了融资。”
彼时,李子柒就坦言,自己并非像视频一样“淡泊名利”,“对于一个曾睡过桥洞、曾把一包方便面掰两顿吃的人,只有银行卡‘余额’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
所以,当李子柒IP迅速蹿红后,双方关系因为这个IP急速膨胀的变现能力开始恶化,最终陷入僵局。
据媒体报道,最初双方合同显示,李子柒IP品牌的受益主体应为子柒文化,其中李子柒个人占股49%,微念持股51%;但在实际发展中,李子柒螺蛳粉IP品牌的受益主体为微念,其中李子柒持股为零。
通过天眼查亦不难发现,“李子柒”商标大多为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有,杭州微念则直接持有李子柒与人民日报联名的螺蛳粉、与故宫冰窖联名的藕粉,以及李子柒牛肉酱、李子柒腊肠包装等涉及李子柒电商产品相关的知识产权。
北京安特律师事务所律师代月强表示这意味着与李子柒电商业务相关的核心知识产权部分属于微念一方,李子柒品牌大部分商标则属于李子柒控制较弱的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如果公司有相关章程,那么要按照章程来进行决策;如果没有章程的话,则是大股东具有一票否决权,进行最终决策,决策权很有可能还属于微念。”
在这个前提之下,首先,李子柒本人无法在最大受益方微念身上获得收益。
这几年,微念借着李子柒这个核心IP,相继引入华映资本、新浪微博、芒果基金、字节跳动后估值一路飙升至近50亿元,李子柒因为不持有微念任何股份,所以无法从这场资本盛宴中分一杯羹。
其次,李子柒本人在“李子柒”IP旗下的网店及工厂销售中收益非常有限。
《中国新闻周刊》援引海豚智库发布的数据报道称,“李子柒”品牌2020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光是“李子柒”螺蛳粉一年就卖出了5个亿的销售额,李子柒因为既旗舰店企业主体,也非螺蛳粉工厂股东,只能获得具体的收入分成。而在《深网》报道中,“李子柒从微念近一两年内获得的分成仅为数千万元。”
对此,一位投资圈人士对《深网》表示,“子柒文化创办之初,按照李子柒与微念的合同约定,原本李子柒品牌IP开发运营的主体和所有权益是放在子柒文化之下——但在最初的业务发展阶段,因为种种原因,双方决定,李子柒IP品牌电商渠道的注册经营都是通过微念这一公司主体来进行的,并为此约定了一个具体的收入分成比例,这就为后来矛盾爆发埋下了伏笔。”
等于说,双方决裂的宿命,其实在最初签订那份合约之时就已注定。
一场双输的“闹剧”?
从2016年拍摄短视频至今,坐拥数千万粉丝的李子柒早已不只是“现象级网红”这么简单,其与微念之间的矛盾之所以一再引发舆论热议,很大程度上在于李子柒这个顶级IP在国内外社交平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放眼国内,即便李佳琦、薇娅这样的顶级带货主播,在全球影响力以及生命力上也难以与李子柒相比——这个90后四川妹子,用100多个短视频在YouTube 上斩获超过1500万订阅用户,俨然中国传统农耕文明输出代言人。
连外国网友也罕见的一致在视频下吹“彩虹屁”——“太疯狂了,她怎么做到的”、“她是如此美丽且富有才华,就是我想象中的公主”、“中国田园是仙境吗”、“她是神吧,那双手复原了人类丧失的创造力”,在他们眼中,李子柒不仅诗化了乡村生活,还改变了长久以来国外对中国乡村生活的刻板印象。
于是,国内社交媒体上从吃瓜群众、自媒体到企业蓝V、官媒围绕“李子柒能否代表文化输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论战。
如今,眼看这个承载着“文化输出”重担的顶级IP决裂,着实让人感到惋惜。
对此,一位MCN负责人接受虎嗅采访时分析称,“李子柒与微念闹到对簿公堂,已经变成了一场双输的闹剧,因为这样剑拔弩张的情形下,双方会对利益分配锱铢必较,事后关系缓和的可能性不大。”
一旦李子柒和微念“分手”,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对李子柒本人而言,有可能彻底失去“李子柒”IP所有平台账号的运营权,包括千万级粉丝账号、吸金能力强劲的商标和子品牌、网店;而对于微念来说,即便最终获得所有平台“李子柒”账号的所属权,失去李子柒这样的灵魂人物,这个顶级IP很可能因此走向衰败。
而且,在谈及此事对双方更深远的影响时,上述MCN负责人表示,微念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
“李子柒本人在合作之初为自己的被动埋下了伏笔,但现在的决裂显然对微念影响更大一些,首先,无论粉丝还是视频观众大家其实期待的还是李子柒本人,这个IP与她绑定非常强,只不过商业绑定弱导致利益分配出现了问题;
其次,不排除李子柒另起炉灶,比如此前朱一旦与张策分开后,张策现在的发展并不比朱一旦差,这个时代,无论平台还是粉丝更认可是创作能力,也就是说微念在失去李子柒后,这个顶级IP也会变成无根之木,难以长久。”
在他看来,这原本是一场相互成就的美谈,却最终因为利益分配沦为双输“闹剧”。
其实对于视频创作者而言,粉丝、资本、赛道、时机都很重要,但钱往往是其中最大的变量。很多MCN和创作者的关系也变得比较微妙,双方的矛盾纠纷也频频曝光在公众视野。
以此前比较著名的两个事件为例,2019年的B站百大Up主翔翔大作战,因为和公司“震惊文化”产生纠纷,微博和抖音账号都被冻结了,微博内容被清空;B站Up主林晨同学曾在视频里讲述,自己的公司从没提供内容运营、报酬支持,想解约时,还被索赔300万。
鉴于此,一位律师朋友对虎嗅表示,“李子柒作为一个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商誉价值的个人品牌,创作者本人缺乏对整体品牌控制权,显得有些不公平。不过,双方既然已经选择通过诉讼解决问题,那么关于李子柒与微念对该品牌的贡献只能等待法律裁决。”
此前,B站up主、前MCN员工王心狄在一个视频中总结出三个MCN常见的“坑”:一、签约前承诺提供资源,签约后不予兑现;二、合约中涉及博主权利、公司义务的规定模糊,博主违约的后果却非常清楚;三、劝博主签约时,抛出公司造号的成功案例,却不谈公司做了什么、博主走红是靠自己还是靠公司,造成误导。
对此,上述律师朋友表示,“创作者多是业务型人才,而在投资合作方面显然不具备MCN那样的阅历,那么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难免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如何规避因此产生的纠纷,早已成为创作者群体必须补上的一课,而李子柒与微念的矛盾公开化再次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此外,他还分享了两条对内容创作者群体的建议:
“第一,内容创作者在引进投资人的时候,一定要聘请律师做顾问,签所有的协议都应该经过律师的审核,以你的律师给你阐述的为准,千万不要相信MCN和投资人的律师忽悠你的部分;
第二,在签署任何合作协议的时候,MCN、投资人跟你做的任何口头承诺,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它写下来,让所有人签字,留下证据,如果这个阶段愿意花钱请律师做各种补充协议和终止协议当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