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小麦在抽穗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麦蚜、叶锈、粘虫等。
小麦在抽穗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麦蚜、叶锈、粘虫等。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小麦白粉病的主要发病时期,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病害逐步发展蔓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感病部位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严重发生时多个病斑愈合成片。病菌在受害部位吸取小麦植株营养,造成小麦叶片提前发黄枯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当病叶率达到15%时应及时进行防治。防治方法: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或20%粉锈宁乳油100 g或兑水50 ~60kg喷雾。
小麦蚜虫是小麦穗期的主要害虫,发生初期大部分蚜虫聚集在叶片吸取汁液,造成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小麦抽穗后,蚜虫立即转移到穗部危害,吸取小麦穗部养分,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5月15-25日前后。防治指标:百穗有蚜625头。防治方法:5%蚜虱净乳油3000倍液,或亩用48%的乐斯本乳油40ml兑水40 50kg均匀喷雾。
小麦感锈病后在叶片上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受害重的地块,麦叶变黄、早枯,严重影响籽粒的饱满度。目前我市小麦种植品种多为抗病品种,但部分感病品种的麦田在菌源充足和气候条件适合时,仍有可能引起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当田间锈病病叶率达到15%时,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或20%粉锈宁乳油100 g或兑水50 ~60kg喷雾。
粘虫以幼虫为害小麦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3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形成光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粘虫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套种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在小麦收获后,即转移到套种的玉米上为害,发生严重时可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严重影响玉米生长。
防治方法: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国产宝马X5降价 xDrive30Li 尊享型M运动套装取消智能触控钥匙
iOS 16低电量可关闭电池百分比 避免用户产生“电量焦虑”
李想猜测林志颖驾撞车经过 解开安全带低头捡手机导致
女明星马思纯驾300万豪车逆行等 网友评论希望公众人物能够带个好头
美团单车对12岁以下未成年人说不 实名注册的用户必须年满16周岁
周杰伦《粉色海洋》MV正式上线 周杰伦携手儿子Romeo放送浪漫
福特发布投射大灯新技术 新技术的装车时间以及车型还未确定
《海贼王》真人剧大小路飞演员合照 真人剧集第一季共有10集
理想二季度交付量大涨6成 第二季度的毛利为人民币18.8亿元
网易云音乐iPadOS版新增桌面歌词功能 能进行切歌和暂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