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政府债发行节奏较为克制
年初至今,政府债供给呈现出一季度较为积极,但进入二季度后供给节奏持续放缓的格局。截至7 月25 日,国债净融资10445 亿,剩余21155 亿(国债2023 年新增额度31600 亿);地方政府一般债净融资4645 亿,剩余2555 亿(地方一般债新增额度7200 亿);地方专项债净融24936 亿,剩余13064 亿(专项债新增额度38000 亿)。
(资料图片)
整体而言,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慢于往年同期,节奏较为克制。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上半年有低基数效应,财政主动控制财政节奏以平滑各季度增长。另一方面,2022 年各类财政工具发力对2023 年上半年基建增速依然起到了较为有力的支撑,政府债发行的紧迫性下降。2022 年财政较为积极,专项债在上半年发行结束后,又先后投放了7399 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增发5000 亿专项债结存限额、调增8000 亿信贷额度、2000 亿设备改造再贷款,这些金融工具为托底基建,助力经济修复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确保了2022 年下半年至今基建投资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高增速。这使得政府债发行节奏保持积极的必要性下降。
落实政治局会议要求,后续有望迎来政府债供给高峰期
首先,从财政部和地方披露的三季度发行计划推算,三季度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是年内单季最高。根据国债发行计划,结合2022 年三季度和2023 年7月各类型国债平均发行规模,预计8-9 月国债净融资规模将超1 万亿;通过对比已披露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发行计划以及7 月实际净融资规模,大部分省市未完成7 月预计的地方政府债发行计划,预计8-9 月将密集发行。2019、2020、2022 年四季度一般债和专项债的净融资规模占全年平均为-6.92%、4.91%,据此倒推,8-9 月一般债和专项债净融资规模约2500 亿和12500 亿。
其次,三季度经济基数提高,同时各项宏微观数据持续回落,稳增长压力有所加大,基本面修复仍然需要财政呵护,财政发力稳增长的必要性提高,因此政府债供给提速是情理之中。
最后,最重要的是,7 月政治局会议中明确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这是第一次在政治局会议层面提及。因此,这很可能意味着8-9 月可能出现地方债发行高峰。
财政稳增长资金来源已经明确
政府债的发行节奏对稳增长,特别是基建投资非常重要。2021 年由于稳增长压力较小,政府债发行节奏明显滞后,2021 年7 月政治局会议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于是当年基建投资增速当月同比在5-11月一直处于负增区间。相应的,在政府债发行节奏较快期间,基建投资增速往往会有较为亮眼的熟读,比如2018 年四季度、2022 年下半年至今。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发行可以显著提高政府用于基建等稳增长领域的支出能力。同样,此次政府债发行提速也可以有效改善三季度稳增长资金来源问题。
此外,在2023 年专项债额度使用完毕后,依然有1 万亿左右专项债结存限额储备可以接续,财政逆周期调节的资金来源较为明确。
无需过度担心稳增长资金来源不足问题
虽然政治局会议的总基调超市场预期,有效提振了市场的信心,但有观点认为,此次会议还是没有明确政策可能涉及的资金规模,我们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历史上的政治局会议从未提及过具体资金的规模。此次会议细化到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解决的正是资金来源的问题。
之后是央行、财政去具体落实,除政府债外,下半年稳增长资金依然有较为充裕的补充渠道,政策性银行、再贷款、PSL、地方政府专项债上量等加力渠道可期。
政策密集发布阶段,我们建议债市保持谨慎,等待政策落地。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增长不及预期。